高速鋼鋸片應用知識
如何正確使用高速鋼鋸片?教你選擇合理高速鋼鋸片齒型、齒數、切割線速度、切割時間計算之方法
一、高速鋼鋸片齒型選擇
高速鋼鋸片常用的齒型有:A型齒、B型齒、AW型齒、BW型齒、C型齒(國內又稱“HZ型齒”)、CB型、VT型等,分別適合不同的切割應用場景,在這幾種高速鋼鋸片齒型中,最常用的是BW型齒。
A型齒:主要用于開槽,也有人用于鋸切不銹鋼工件。
B型齒:主要用于超薄管材的鋸切或者有色金屬材料的鋸切。
BW齒型齒就是俗稱的“左右齒”,即每個齒都有1/3的倒角,主要用于薄壁管材的鋸切。
HZ齒型就是俗稱的高低齒,即鋸齒一個高一個低,高齒兩邊各倒角1/3,低齒不倒角,一般情況下用于厚壁管材(壁厚3.5mm以上)或者實心棒材的鋸切。
CB齒型(CHIP BREAKER)也是用于薄壁管材的鋸切,特點是鋸切的管材工件端面平整,沒有缺口,這種齒型在不銹鋼薄壁管材鋸切應用上也有較大的優勢。缺點是需要專門的開槽機,研磨成本較高。
VT齒型是變齒,與帶鋸條的變齒原理一樣,這種齒型優點是可以減少震動,缺點是研磨太麻煩,實際應用中基本沒有用到。
二、高速鋼鋸片齒數選擇
根據歐洲人的經驗,在一個時點內有3.5個齒在工件上工作是最佳的,一般情況下實心棒材的齒數的計算可以采用如下簡易公式計算(齒數計算比較復雜,需要考慮多方因素,以下僅供參考):
齒距=棒材直徑(或者厚壁管材的最長切削距離)/3.5
齒數=鋸片直徑*3.14/齒距
注:國內的齒數一般是20的倍數,公式計算后數字不是整數,可以就近整為20的倍數(因為鋸片經過多次研磨會越來越小,而且材料直徑只是材料切削距離最長的一部分,所以計算的齒數盡量往上整,比如算下來是70齒,可以整為80齒)。
管材的齒數也可以應用這樣的原理,只是管材還要考慮到壁厚、設備等其他因素,一般情況下鋸切管材時鋸片的齒數可以參考以下的公式計算:
鋸齒最長切削運動長度(即最長的那條屑)= 開根號[(直徑-壁厚)*壁厚]*2
齒距=鋸齒最長切削運動長度/3.5
齒數=鋸片直徑*3.14/齒距
鋸薄壁管時,如果機器的間隙太大,需要增加齒數,以減少震動對鋸片壽命的影響。
理論上每一個齒切削下來的鋸屑的截面積如果超過鋸齒容屑槽的20%~25%時(根據線速度不同而不同),就會造成鋸片排屑困難,所以在選擇齒數時,要充分考慮到排屑問題。
容屑槽的面積=л(1/4齒距)2
鋸屑的截面積=鋸齒最大切削長度*每齒進刀量
三、高速鋼鋸片切割線速度設計
線速度是金屬加工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,線速度對刀具的使用壽命有著至關重要的決定因素。一般的金屬加工手冊都有加工線速度的一些數據,可以用做參考。
在鋸切行業中,最經常遇到的難題是不銹鋼材料的鋸切,在加工不銹鋼時應采用較低的線速度,比如201、202的材料,線速度應該不高于30米/分鐘。
鋸片的線速度計算公式如下:
線速度=鋸片直徑*3.14*RPM(RPM為切割機的主軸轉速,單位是:轉/分鐘)
目前市場上的普通切管機一般的主軸轉速都偏高(一般是兩個轉速檔位:120RPM與60RPM),主要是針對最經常用到的普通鐵管材料鋸切而設計的。在面對不銹鋼材料切割或者硬度較高的鋼鐵管材切割就不太適合。而有些高端的切割機的主軸轉速則是可以無極變速的,例如:鋒和機械的325SA型切管機,RPM可以調節30RPM左右,鋸切不銹鋼材料效果就不錯。
四、高速鋼鋸片合理切斷時間計算方法
根據加工材料的不同,鋸片的每齒進刀量一般都在0.03~0.08mm。這是一個經驗值,如果鋸機功率夠大,并有排屑裝置,進刀量可以大一些,切鐵管時一般采用0.06~0.08mm. 切割碳鋼材料都采用約0.04mm。
要測算工件的合理切斷時間,需要備一個秒表,測試時間為鋸齒接觸到工件表面到鋸齒離開工件這個區間。
合理的切斷時間可以按如下的公式計算:
每秒進給量=RPM*齒數*每齒進刀量/60
合理切斷時間(圓形工件)=工件直徑/每秒進給量
舉一個例子:客戶用RPM=60,鋸切一個直徑50的管材,鋸片齒數240齒
每秒進給量=60*240*0.04/60=9.6mm/秒
合理切斷時間=50/9.6=5.2秒(這個合理切斷時間不包括機頭的空行程)
五、其他
鋸切方管時,盡量讓鋸片從管材的角上進刀,鋸片從面上進刀與從角上進刀,鋸片壽命可以相差到3倍以上。
高速鋼鋸片不耐熱,使用時最好要采取冷卻措施,采用5%濃度的乳化液效果比較好,有些工藝既不能采用水冷,也不能使用潤滑油,那就采用冷風機,但是冷風機的效果肯定不如乳化液。
鋸切厚壁管材、實心棒材、不銹鋼材料時,鋸機上最好要安裝鋼絲刷,安裝鋼絲刷成本不高,但是效果卻非常好。
【本文主體選摘自“福清老李”,刀鋸知識認做了部份修正補充,供用戶朋友參考】